2025年5月6日,比利时孔多塞大学青年“走进天府”主题国际研学营结营典礼在我校柳城校区科技报告厅举行,为此次为期三天的中比青年交流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来自比利时的19名师生通过深度农业参访、学术交流与文化体验,实地感受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天府文化魅力,为中比农业合作与人文交流注入新动能。


比利时师生代表团自5月3日抵蓉后便随之开展了对四川农业核心区域的深度探访。首日行程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代表团深入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及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稳糖米培育技术、智慧农业管理等前沿成果,与中方专家围绕“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展开交流。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州地理标志产业“道明竹编”及“520甜蜜生活馆”的调研活动中,比利时青年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与现代文创产业的有机融合,对“非遗活化”的四川实践深表赞叹。



文化体验环节贯穿全程,成为中比青年心灵相通的桥梁。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国宝”近距离互动,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成果;在锦里古街,独具特色的川剧变脸、盖碗茶体验,让比利时师生沉醉于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研学最后一日,代表团在柳城校区展开“文化浸润之旅”:太极晨练领悟中国武术“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标本馆及乡村非遗传习中心体验衍纸画技艺的精妙绝伦;书法工作坊体验汉字书写的艺术之美。青年们在亲手创作的兼具传统与创意的艺术作品中、在亲自书写的一笔一画中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邃底蕴。


结营典礼上,中比双方师生共同回顾研学成果,并就现代农业发展、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等议题展开学术对话。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彭芳指出,本次活动通过“田间课堂+文化工坊+学术沙龙”的立体模式,搭建起中比青年互学互鉴的长效平台。期待未来双方能继续加强在农业科技联合攻关、学生互换培养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比利时孔多塞大学农学院教授、海诺省农业研究与推广中心质量与环境专家弗朗索瓦·瑟尼尔感慨道:“中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令人震撼,尤其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为欧洲青年理解中国打开了全新维度。我们热切期待延续这种富有成效的交流模式。”


据悉,比利时孔多塞大学是欧洲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知名高校,近年来与我校在农业技术、食品环境科学等领域合作密切。本次研学营作为两校“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双轮驱动合作的重要实践,不仅为比利时青年提供了观察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更通过深度参访、互动工坊和主旨报告,构建起中比青年相知相亲的友谊桥梁。活动结束,代表团于当日14时启程回国。但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文明对话,还将继续为中比教育合作书写新的篇章。